案例报道 | 深圳市光明区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5G远程视频执法系统项目

首页    新闻    案例报道 | 深圳市光明区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5G远程视频执法系统项目

 

项目背景

近年来,为了加强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提升各方面的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中国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推进应急管理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意见》提出的“突出加强安全生产执法工作,有效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原则要求,2021329日,《应急管理部关于加强安全生产执法工作的意见》(应急〔202123号)印发实施。

该意见要求,将重点检查企业生产过程监控视频和安全生产数据接入平台,充分运用风险监测预警、信用监管、投诉举报、信访等平台数据,加强对执法对象安全风险分析研判和预测预警,推动加快实施“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

因此,应急管理部门如何利用先进的科技产品打造一个集快速响应、平战结合、指挥有力、全面协同的智能执法记录仪视音频综合管理平台显得尤为重要迫切。

智慧应急理论模型

  项目介绍

深圳市光明区应急管理局是广东省第一个部署基于5G的远程安全生产执法系统。自202110月开始,深圳市光明区应急管理局按照《深圳市应急管理局移动执法视音频系统建设技术规范》要求,本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实施的原则,分三期部署了誉龙5G远程安全生产执法系统,同时接入深圳市应急局视音频综合管理平台。

深圳市光明区应急管理局要求执法人员进入危险场所、有重大事故隐患现场和有争议性、危险性的执法活动时使用誉龙5G防爆执法记录仪进行全过程高清视音频记录,执法数据按统一的数据上传标准和统一的业务标识标准基于5G网络实时接入传输、双向视频会商,通过执法数据的互联互通实现远程、跨部门协同执法、指挥调度。同时的光明区各街道部署誉龙数据采集设备,并联网光明区管理平台,执法数据自动备份上传,保证执法证据可回溯管理,满足业务场景。

      项目方案

在光明区应急管理局采用双平台模式部署誉龙5G远程安全生产执法系统,统一接入执法记录仪、对讲机、数据采集站等移动执法终端,同时管理和汇聚这些终端所采集的实时和离线的执法信息,并对这类信息的存储、授权使用以及与其他应急管理业务系统的关联应用进行管理。

 

 

誉龙5G远程安全生产执法系统按照深圳市应急管理局融合通信系统通信协议标准,统一数据建设管理,统一多渠道数据上传,实现实时图像数据的互联互通,统一数据与案件关联标识,形成“市--街道的权限层级实时的指挥调度,具备跨级扁平化指挥调度能力,满足大屏统一上墙、应急决策会商、GIS地理辅助决策、综合态势研判、现场信息回传等各种业务场景的需求。

项目架构

系统架构图

应急管理局移动视音频管理平台依托政务外网进行建设,采用全市统一平台架构设计。移动视音频管理平台采用模块化分层结构进行设计,包括系统基础管理及应用服务、移动视音频实时接入服务和移动视音频管理三大服务。

系统基础管理及应用服务在市局建设全局统一管理及应用服务,实现系统及设备等综合管理及提供基础应用服务。

移动视音频实时接入部分在市局建设统一接入服务,实现全市移动执法视音频实时在线联网体系的统一建设,保障各类在线移动视音频及相关数据资源的有效接入与使用。市局直属单位和各区的移动执法视音频资源直接通过5G网络经安全接入设备进入政务外网的移动视音频管理平台中。

移动视音频管理部分采用全局统一架构体系和软件模块化分层结构进行设计,市局建设统一管理服务,负责对全局离线视音频及相关采集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并实现相关业务的管理。区局部署离线视音频管理节点,实现全市统一的离线移动视音频联网体系的建设,保障各类离线视音频资源的有效接入与使用。本系统同时负责管理市局、区局的现场执法视音频信息采集设备,移动采集设备采集的离线视音频可经固定采集设备采集后,通过有线网络上传到离线视音频存储设备中。全局可通过本系统查询和调取实时和离线存储的视音频及相关数据。

(一)执法记录仪建设

每个网格至少配备2台执法记录仪,网格员巡查时每组至少有1个人佩戴执法记录仪。对于执法员已经配备执法记录仪,如果具备联网能力,应接入市平台;如果不具备联网能力,应完成升级改造,并接入市平台。

执法记录仪支持一台设备多人共复用的模式,可以通过扫二维码、账号密码等方式关联用户,实现快速切换用户,并将用户数据(基础数据、使用记录数据)、实时定位数据、视音频数据上传到市平台。

执法记录仪还需支持与安全生产执法、应急指挥、事故调查等应用系统对接,在应用系统端通过网络控制执法记录仪开始录像、结束录像,并由应用系统完成执法案件和录像的关联。

(二)对讲机

对于没有佩戴执法记录仪的巡查员,需要佩戴对讲机,对讲机可以与执法记录仪进行实时语音对讲通讯,保证与前端执法人员的实时沟通,也可以与后端人员进行语音通讯,保证各人员在处理各种应急事务的时候可以随时进行语音通讯;

(三)智能终端APP

指挥中心调度执法人员可通过安装在智能终端上的APP对现场执法情况进行实时图传,双向语音沟通,下发相关指令,以及从服务器上查阅相关执法数据文件,加强了综合执法和管理的灵活性;

(四)数据采集站建设

各区(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可根据区、街道需要配备足够数量的数据采集站,方便执法记录仪设备的管理和数据对接,实现自动监测、拷贝、分类、转换、上传,自动清空已上传文件,自动同步充电,并按统一标准通过政务外网接入市级视音频接入平台上传数据。

(五)区级执法记录仪平台

GB/T 28181-2016及相关扩展协议标准与市平台的互通对接,与市平台统一标准完成数据上传对接,实现实时定位显示,视频图传,执法人员信息显示等。

      项目产品

深圳市光明区应急管理局5G远程安全生产执法系统由誉龙5G防爆执法记录仪、对讲机、采集工作站、APP和管理平台组成。

关键技术

誉龙5G远程安全生产执法系统通过5G通讯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来支持执法大数据的采集、处理及分析等功能,满足应急管理部门在不同环境下应对紧急情况时,实现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理。

(一)双平台复合业务链路加持

执法终端同时注册上报区线平台和市级平台,保证在市级平台的统一管理下,区级平台可以实现本地的全面管理。

(二)政务云兼容部署

系统部署于政务云,通过等保安全认证,保证执法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三)双向高清实时视频会商,语音对讲,远程取证,远程指挥调度

通过平台与执法记录仪、智能终端APP的双向视频图传以及语音对讲,实行“2+2+1”工作模式,实现执法人员与街道专职安全员、技术专家协同执法,前端安全员在企业现场,通过执法记录仪与指挥中心执法人员连接,通过视频的方式向企业负责人出示执法证,并在执法人员的指挥下开展现场执法工作,各个部门之间可以更加及时地响应各种潜在状况和实现快速决策。

(四)数据集中管理,归档分类

通过在各个街道部署数据采集工作站,实现执法证据本地备份,并统一自动上传区管理平台,以及市管理平台,集中管理,归档分类,提高了整个处置过程的信息化水平。

作为广东省第一个部署基于5G的远程安全生产执法系统的代表,深圳市光明区应急管理局将深圳誉龙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科研成果和产品应用于实际环境,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政务服务场景的深度融合,加快了成果转化,促进了创新应用技术成熟,对带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2023年8月26日 11:21
浏览量:0
收藏